北京童谣

所属城市

北京市-西城区

民俗简介

北京童谣是发源并流传于北京市范围内的汉族童谣。北京悠久的历史产生了厚重的汉族文化积淀,曾出现了大量的童谣,在民间儿童中传唱。北京童谣有顶针格、串话、绕口令、谣谚格、摇篮曲、谜语格、连锁调、数数歌、问答歌、排比格十种表现形式,通过书面文献传承和口头传承,儿童口中广为传唱,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形式简短、音节和谐、诙谐幽默。积淀了优秀汉族民族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入选了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北京童谣有十种表现形式,包括顶针格、串话、绕口令、谣谚格、摇篮曲、谜语格、连锁调、数数歌、问答歌、排比格。在创作过程中要合辙压韵包括双句压韵、句句压韵、每两句一压韵等压韵方法。[1]

北京童谣由一代代人口耳相传,尤其在儿童中广为传唱,带有浓厚地方特色,形式简短、音节和谐、诙谐幽默。如《北京十八区县地名歌》:“东西崇宣,朝海丰石,通顺平怀密,房门大昌延。”和《宣武景物歌》:“广内广外大白牛,一亭一树一桥头,两街六区齐推进,九市精华汇宣武。”形式简短、音节和谐、诙谐幽默的歌谣。童谣有群众性、音乐性、趣味性、现实性。

关于朝辞白帝彩云间的北京童谣

   童谣 ,是根据古代仪式中的惯用语逐渐加工流传而来,或是以较晚一些的历史事件为题材加工而成。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朝辞白帝彩云间的北京童谣,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朝辞白帝彩云间的北京童谣一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经典童谣

  01.正月正挂红灯

  正月正,大街小巷挂红灯,

  二月二,家家摆席接女儿;

  三月三,蟠桃宫里去游玩;

  四月四,结伴去逛隆福寺;五

  月五,白糖粽子送姑母;

  六月六,阴天下雨煮白肉;

  七月七,坐在院中看织女;

  八月八,阜成门内走白塔;

  九月九,观菊喝杯重阳酒;

  十月十,天寒穷人没饭吃;

  冬月冬,北海公园去溜冰;

  腊月腊,买面割肉过年啦!

  02.新年来到

  新年来到,人人欢笑,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太太要块大年糕,老头要顶新毡帽。

  03.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常见童谣

  04. 皇城根儿

  皇城根儿一溜门儿门口站着个小妞儿有个意思儿白布汗褡蓝布裤子儿耳朵上戴着盘桓坠头上梳的是大抓咎擦着胭脂抹着粉儿谁是我的小女婿儿

  05.正月歌

  新春正月过大年,吃点喝点解了馋,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团团转,初四吃米饭,初五的饺子要素馅,初六初七需吃鸡,初八初九牛羊肉,初十吃顿棒子粥,十一吃鱼,十二吃鸭,十三没错吃对虾,十四大碗打卤面,十五家家闹元宵,打春要吃春卷炒鸡蛋。

  06.月亮谣

  初一,一条线;初二,看得见;初三初四像镰刀;十五十六大团圆。

老北京童谣

小耗子小耗子,上缸沿;拿小瓢,舀白面;烙白饼,卷瓜菜;不吃不吃吃两筷。

小老鼠小老鼠吱吱叫,穿着灰色衣裳,别的地方不藏,偏偏躲在小猫旁。小猫回来碰正着,小老鼠满身伤,小猫哈哈笑,这餐又可吃饱饱。

老鼠嗅着油豆香油一缸,豆一筐,老鼠嗅着油豆香。爬上缸,跳进筐,偷油偷豆两头忙;又高兴,又慌张,脚一滑,身一晃,“扑通”一声跌进缸。

小耗子儿,上灯台

小耗子儿,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吱儿吱儿”叫奶奶;奶奶不肯来,叽里咕噜滚下来。

一个蛤蟆四条腿儿一个蛤蟆四条腿儿,两只眼睛,一张嘴。两个蛤蟆八条腿儿,四只眼睛,两张嘴。一个蛤蟆十二条腿儿,六只眼睛,三张嘴。一个蛤蟆十六条腿儿,八只眼睛,四张嘴。……

小白兔儿白又白

小白兔儿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水牛儿

水牛儿(即蜗牛),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你爹你妈,给你买了煎饼果子烧羊肉嘞哎……

耗子长了一身毛

同来看,同来看,黑鸡下了个白鸡蛋。同来瞧,同来瞧,耗子长了一身毛。

小小子儿坐门墩儿

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干嘛呀?点灯,说话,吹灯,作伴,明儿早儿上起来梳小辫儿!

拉大锯,扯大锯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上唱大戏。接闺女,叫女婿,就是不要小妞去。小妞跟着跑,当道拾了个花子袄。扔了吧,可惜了,穿上吧,虱子咬。撕啦撕啦作棉袄。

十一

板凳板凳四条腿

板凳板凳四条腿,我给奶奶嗑瓜子,奶奶嫌我嗑得慢,我给奶奶下挂面,奶奶嫌我下得稠,我给奶奶浇香油,奶奶嫌我浇得多,我给奶奶蒸窝窝,奶奶嫌我蒸得大,我给奶奶说好话。

十二

碑儿头窝窝眼

碑儿头,窝窝眼儿,吃饭挑大碗儿。

十三

新年来到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

十四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十五

逗……逗……乞逗乞逗强;

年糕蘸白糖,枣儿栗子大海棠。

十六

三星在南,家家拜年;

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

十七

月亮月亮照东窗,张家姑娘好嫁妆,

金皮柜,银皮箱,虎皮椅子象牙床。锭儿粉,棒儿香,棉花胭脂二百张……

十八

大姑娘大,二姑娘二,小姑娘出门子给我捎个信儿。搭大棚,帖喜字儿。

牛角灯,二十对儿,娶亲太太两把头,送亲太太拉翅儿。八团褂子大开禊儿,四轮马车双马对儿……

十九

大铜子儿,没有眼儿,

如今时兴洋烟卷儿;洋烟卷儿,真叫香,如今时兴机关枪;机关枪,打得远,如今时兴千里眼;千里眼,照得明,如今时兴大飞艇;(“艇”读ting亭)大飞艇,飞得高,如今时兴大片儿刀;大片儿刀,真叫快,如今时兴武装带;武装带,真有准儿,一心要打小日本儿!

二十

头字谣

一老头,剃光头,戴帽头,穿靴头,背着筐头到地头,从东头,到西头,抡镐头,拾楂头,背回家烧炕头,搬坯头,垒墙头,隔墙头,扔砖头,砸了老婆子的脚趾头。

二十一

小两口打架,

小板凳,一仄歪,小两口打架要分开。下关东,到口外,撅搭撅搭又回来。

二十二

羊巴巴,

羊巴巴蛋脚上搓,你是弟弟我是哥,打瓶酒,咱俩喝,喝醉了,打老婆,打死老婆怎么过?有钱的再娶个,没钱的背起鼓子唱秧歌。

二十三

小三儿

小三儿,小三儿,上树尖,树尖有火炭,烫着小三屁股蛋。

二十四

小猫

小猫,小猫,上树摘桃。听见狗咬,下来就跑。丢了花鞋,回来再找。

二十五

搂豆叶

搂,搂,搂豆叶,一搂搂了个大甜瓜,回到家里哄娃娃,爹一口,娘一口,咬了孩子的手指头。“娃娃你别哭,打你爹的下巴骨”

二十六

蛤蟆吊孝

小老鼠儿,爬谷穗,掉下来,没有气儿,大老鼠哭,小老鼠叫,一对蛤蟆来吊孝,给它孝帽它不要,蹦搭蹦搭又走了。

二十七

小麻喳,尾巴长

小麻喳,尾巴长,娶了媳妇不要娘,把娘背到山窝里,把媳妇背到炕角上,烙油馍,炒鸡蛋,媳妇媳妇你先尝,我去后地背咱娘,咱娘变了个屎壳郎,老鸹啄她邦邦响

二十八

墙头草

墙头草,风儿一来两边倒,扶得东来西又倒,扶得西来东又倒,狗不吃,猫不咬,枯了不能当柴烧。

二十九

放羊

马兰花,开山旁,我帮爷爷放绵羊,马兰花,花瓣长,我采马兰喂小羊,马兰甜,马兰香,小羊吃了不找娘,马兰绿,马兰黄,秋天小羊变大羊。

三十

懒二嫂

馋嘴猫,懒二嫂,日出三竿还睡觉,听见门外卖金枣,起来抓个烂棉袄,头不梳,脸不洗,提着裤子往外跑,要去换吃大金枣,绊住门槛摔一跤,嗑破了鼻子摔伤了腰,“哎哟妈呀”连声叫,爬起来还去换金枣,换了金枣吃个饱,金枣好,好金枣,再不得穿那烂棉袄。

三十一

二姑娘

你怎么不梳头?没有桂花油。你怎么不洗脸?没有胰子硷。你怎么不吃饭?没有同桌伴。你怎么不点灯?外面刮大风。你怎么不关门?外面还有一个人。

三十二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如一九,

耕牛遍地走。

三十三

长豆角

长豆角,两头尖,王老三,眼睛红,娶个媳妇本姓佟,佟老妞,长的浪,花红手巾围腰上,大坎肩,绣镶边,等子荷包张子烟,吃一口,冒青烟。

三十四

芝麻杆儿

芝麻杆儿,顶花碗儿,花碗破,狗拉磨,鸡打水,猫烧锅,兔子上前捏窝窝,乒一个,乓一个,一捏捏了一笸箩。

三十五

关东城

关东城,八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十七八的闺女叼着大烟袋,公公穿着儿媳妇的鞋,睡起觉来头朝外,草苫房,篱笆寨,烟囱安在墙儿外,养个孩子吊起来。

三十六

小白菜

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三岁两岁没有娘呀,跟着爹爹还好过呀,就怕爹爹娶后娘啊。娶了后娘三年整,有了个弟弟比我强啊,他穿新来,我穿旧呀,他吃面来,我喝汤呀,拿起筷子想起娘啊,端起碗来泪汪汪啊,爹爹问我哭什么,我说碗底烫得慌。河里开花,河里落呀,谁想亲娘谁知道,白天听见蝈蝈叫,黑夜听见山水流,有心跟着山水走,又怕山水不回头。

三十七

跟我学(读xiao2),

长白毛;    白毛老,吃青草;    青草青,长大丁;    大丁大,穿白褂;    白褂白,死了没人埋。

三十八

大拇哥,二拇弟,钟鼓楼,护国寺,小妞妞,一出戏。

三十九

一颗星,葛伦登,两颗星,嫁油瓶,油瓶漏,好炒豆,豆花香,嫁辣酱,辣酱辣,嫁水獭,水獭尾巴乌……

四十

火车一拉笛儿,粥厂就开门儿。

小孩给一点儿,老太太给粥皮儿;擦胭脂抹粉儿的,给一盆儿。

四十一

读书郎

小嘛小儿郎,背著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哟,没有学问,就无面见爹娘,叮叮格枪格里弄格里枪,没有学问,就无面见爹娘。

四十二

跟人学,长白毛,跟人走,变黄狗。

不理不理骂自己,不听不听小和尚念经。

四十三

一网不捞鱼,

二网不打鱼,三网捞了个小尾巴尾巴尾巴……

四十四

一米二米三,

三幺三,星星走,走走星……

四十五

小河流水哗啦啦,

两口子吵架要分家,小明怎么办?与狗睡,狗咬他,与猫睡,猫抓他,小明小明你别哭,前面就是你大姑,你大姑脖子粗,原来是个大胖猪。

四十六

拉骆驼

骆驼骆驼瑟瑟,王八是你哥哥。骆驼骆驼拜拜,王八是你太太。

四十七

虫儿飞

虫儿飞,虫儿飞,小孩儿拉屎一大堆。

四十八

背背驮驮

背背驮驮,卖大萝卜。

四十九

一个毽儿

一个毽儿,踢两半儿,打花鼓,绕花线儿,里踢,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

五十

丢手绢丢哟丢哟丢手绢,轻轻地丢在他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她。

★资料来源:百度网页《老北京童谣五十首》

一年级的小豆包儿出自哪里?

1、出自这首北京童谣:"一年级的小豆包儿,一打一蹦高儿。二年级的小水碗儿,一捅一个眼儿。三年级的吃饱饭,四年级的装子弹。五年级的一开火,六年级的全滚蛋。’

2、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在整个人生的学习过程中打基础的一个阶段,只有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才能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迅速的掌握知识。

扩展资料:

北京童谣是流传于以北京市宣武区中中心的地区的童谣,是一种具有浓厚传统特色的民间文学形式。北京是有着三千多年建城史的古城。悠久的历史产生了厚重的文化积淀,多年来历史上曾出现了大量的童谣,在民间儿童中传唱。

宣武区是北京建城建都的肇始之地,明清以后产生的宣南文化成为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童谣就是以口头文字形式体现的老北京文化的一部分,而得以繁衍传唱。一首首童谣记录下了每一历史时期的事件、民情、民意。

老北京童谣中有一种属于另类的,即用孩童非常熟悉的人或物作引子,采取了大量的夸张搞笑手法。比如“金箍(勒)棒,烧热炕,爷爷打鼓奶奶唱,一唱唱到大天亮”、“铁蚕豆,大把儿抓,娶了媳妇儿忘了妈。

要妈就耍叉,耍叉就分家”、“老头儿老头儿玩火球儿,烫了屁股抹香油儿;老太老太玩火筷,烫了屁股抹香菜”、“拉洋车的好买卖,大爷拉着大奶奶;大奶奶放一屁,崩出大爷二里地”、“猪八戒他妈,会耍叉;洗脚水,熬倭瓜;干窝头,一嘴儿仨;老咸菜,大把儿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京童谣

一年级的小豆包儿,一打一蹦高儿。

1、出自这首北京童谣:"一年级的小豆包儿,一打一蹦高儿。二年级的小水碗儿,一捅一个眼儿。三年级的吃饱饭,四年级的装子弹。五年级的一开火,六年级的全滚蛋。’

2、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在整个人生的学习过程中打基础的一个阶段,只有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才能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迅速的掌握知识。

扩展资料:

北京童谣是流传于以北京市宣武区中中心的地区的童谣,是一种具有浓厚传统特色的民间文学形式。北京是有着三千多年建城史的古城。悠久的历史产生了厚重的文化积淀,多年来历史上曾出现了大量的童谣,在民间儿童中传唱。

宣武区是北京建城建都的肇始之地,明清以后产生的宣南文化成为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童谣就是以口头文字形式体现的老北京文化的一部分,而得以繁衍传唱。一首首童谣记录下了每一历史时期的事件、民情、民意。

老北京童谣中有一种属于另类的,即用孩童非常熟悉的人或物作引子,采取了大量的夸张搞笑手法。比如“金箍(勒)棒,烧热炕,爷爷打鼓奶奶唱,一唱唱到大天亮”、“铁蚕豆,大把儿抓,娶了媳妇儿忘了妈。

要妈就耍叉,耍叉就分家”、“老头儿老头儿玩火球儿,烫了屁股抹香油儿;老太老太玩火筷,烫了屁股抹香菜”、“拉洋车的好买卖,大爷拉着大奶奶;大奶奶放一屁,崩出大爷二里地”、“猪八戒他妈,会耍叉;洗脚水,熬倭瓜;干窝头,一嘴儿仨;老咸菜,大把儿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京童谣

一年级的小豆包儿,一打一蹦高儿。

1、出自这首北京童谣:"一年级的小豆包儿,一打一蹦高儿。二年级的小水碗儿,一捅一个眼儿。三年级的吃饱饭,四年级的装子弹。五年级的一开火,六年级的全滚蛋。’

2、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在整个人生的学习过程中打基础的一个阶段,只有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才能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迅速的掌握知识。

扩展资料:

北京童谣是流传于以北京市宣武区中中心的地区的童谣,是一种具有浓厚传统特色的民间文学形式。北京是有着三千多年建城史的古城。悠久的历史产生了厚重的文化积淀,多年来历史上曾出现了大量的童谣,在民间儿童中传唱。

宣武区是北京建城建都的肇始之地,明清以后产生的宣南文化成为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童谣就是以口头文字形式体现的老北京文化的一部分,而得以繁衍传唱。一首首童谣记录下了每一历史时期的事件、民情、民意。

老北京童谣中有一种属于另类的,即用孩童非常熟悉的人或物作引子,采取了大量的夸张搞笑手法。比如“金箍(勒)棒,烧热炕,爷爷打鼓奶奶唱,一唱唱到大天亮”、“铁蚕豆,大把儿抓,娶了媳妇儿忘了妈。

要妈就耍叉,耍叉就分家”、“老头儿老头儿玩火球儿,烫了屁股抹香油儿;老太老太玩火筷,烫了屁股抹香菜”、“拉洋车的好买卖,大爷拉着大奶奶;大奶奶放一屁,崩出大爷二里地”、“猪八戒他妈,会耍叉;洗脚水,熬倭瓜;干窝头,一嘴儿仨;老咸菜,大把儿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京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