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土地信俗

所属城市

民俗简介

民间信俗(澳门土地信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是土地诞,主角“土地公”可谓最“贴地”的神仙,光在澳门这个弹丸之地,已有近10所供奉土地的庙宇、约200个公共土地神坛,家宅和商店门前供奉土地的神位,更是多不胜数。

澳门作为中华文化根深叶茂的地方,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各地华人将原乡的土神和信俗带到澳门,形成历史悠久、独特鲜明的土地文化,并以三大土地庙:沙梨头土地庙、下环街福德祠、雀仔园福德祠为核心,以及分布全澳约200个土地神坛为支柱,传承土地信俗。

信仰土地神已融入澳门华人的日常生活,土地公的祭祀及神诞庆祝活动更由来已久。沙梨头土地庙相传建于明末,殿侧墙上的乾隆五十四年(1789)石碑,可证建庙至少230年;雀仔园福德祠庙内碑文证实,原旧庙建于清代咸丰年间;下环街福德祠的碑文,更描述了150年前的土地诞盛况。

2021年5月24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土地诞”请问是农历几月几号?

土地诞。是澳门的传统节日,也算信仰习俗。在澳门诞期为二月初二。 土地神又称“土地公”、“社神”,故土地诞又称社日。土地公是古代神话中管理一方土地的神。澳门对土地神信仰很盛,不但众多商号、民居安奉有土地神塑像,还建有多座土地庙(即福德祠);其中以沙梨头土地庙、雀仔园福德祠、下环福德祠最为著名。每逢诞期,为求土地肥沃,五谷丰登,善男信女家家作祭,还在舞狮随行下,成群结队前往土地庙祭祀。拜祭后,有些民间团体还分发猪品、饼食、日品。20世纪80年代及以前,沙梨头土地庙每到此日,香火鼎盛,花炮齐鸣,还搭棚演戏。80年代末以后,庆祝最为隆重的是雀仔园街坊,那里用金猪酬神,请戏班演戏,举办粤曲演唱晚会,坊内的福德祠香火亦旺。

怎样祭祀土地?

祭祀土地的方法:

  烧肉、鸡、香烛、三杯酒及一对沙田柚(每个柚子都要以红笔在外皮上垂直写上招财进宝四个字)。衣纸选用运财禄、地主贵人符、贵人马及禄马等,将之焚香三拜后火化即可。

  基本简介:

  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教礼仪中主要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祭祀观则记载儒教《周礼》《礼记》与《礼记正义》《大学衍义补》等书解释。古代中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祭祀有严格等级。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己祖先和灶神。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是祭祖日。

  “祭祀”也意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原始时代,人们认为人的灵魂可以离开躯体而存在。祭把便是这种灵魂观念的派生物。最初的祭祀活动比较简单,也比较野蛮。人们用竹木或泥土塑造神灵偶像,或在石岩上画出日月星辰野兽等神灵形象,作为崇拜对象的附体。然后在偶像面前陈列献给神灵的食物和其它礼物,并由主持者祈祷,祭祀者则对着神灵唱歌、跳舞。祭祀礼节祭品有一定的规范。

澳门历史街区蕴涵了哪些文化?

澳门历史街区保存了澳门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精髓,是我国年代最远、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并以西式建筑为主、中西式建筑互相辉映的历史街区。同时也是西方宗教文化在我国和远东地区传播历史的重要见证,是上百年来中西文化交流互补、多元共存的结晶。

澳门自16世纪中叶开埠之后迅速崛起,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窗口与交汇之地,澳门凭借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有利地位,在积极主动地引进西方文化和输出我国文化的同时,致力于中西文化的融合与贯通,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现象。

在宗教方面,澳门逐渐兼容接纳了不同的宗教信仰,在澳门文化中也包括了中西不同的宗教。作为西方天主教文化在我国的最初传播之地,中西文化首先在宗教领域展开,并一直都共生共存。

在清朝雍正皇帝禁教之前,澳门不仅有西式的教堂,比如圣母小堂、玛尔定堂、三巴寺等,也有随处可见的中国式寺庙,影响较大的有妈阁、莲峰庙、普济禅院、观音堂等。这些教堂与寺庙在澳门的土地上互相融合,井水不犯河水,和谐地共存着。

在文化方面,出现了西方传教士中化和澳门中国天主教徒西化的现象。如被人们称为“西方汉学鼻祖”的利玛窦到达澳门之后,开始学习汉文,讲汉语,并着汉装。入天主教的我国教徒则取葡萄牙名字,穿西服,做礼拜。

在语言方面,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就有了相互融合的趋势。在澳门,汉语、葡萄牙语、粤语、英语等各国语言都可以使用,并且出现了葡、粤两种语言相互融合的现象。

中西语言文字的交流,也伴随着外国人编写的汉语学习用书,如《华英字典》、《广东省土话字汇》、《汉语百科词典》、《简易汉语教程》、《广东方言文选》等的不断出版而加快了步伐,可见当时中葡语言交流的普遍。

在风俗习惯方面,中西风俗在澳门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据《澳门纪略》记载:入教的澳门人“渐染已深,语言习性,渐化为夷”。不少中国人接受了西方的风俗和习惯,还有不少传教士也按照我国的风俗习惯生活。

如在《澳门纪略》的《三巴寺僧图》中,就画着一位西洋教士头戴四方平定巾,身穿大袖衫,腰系织带,足履双脸鞋,一副明代儒士的装扮。

而在耶稣会在澳门设立的教堂三巴寺中,寺内的僧众从明朝至清朝,一直都保持着利玛窦着儒服儒冠、讲汉话、习汉文的传统。

在婚姻方面,澳门不少家庭在婚姻仪式中都采用了中西并用的方式。结婚时,新郎和新娘先穿唐装旗袍,拜天地祖先,敬父母长辈,然后再穿着西装和婚纱,到教堂行礼,接受神父的新婚祝福。

这表明,中西文化兼容已经融入了人们的行为模式中。此外,澳门中西居民互通婚姻的情形也非常普遍。

据《澳门纪略》记载,自明代以来,在澳门的葡萄牙人“得一唐人为婿,皆相贺。”这种中西血统的混合,既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的结果,也是中西文化深层交融的表现,这在素有“中西文化大熔炉”之称的香港也是非常罕见的。

在乐器、绘画方面,来自西方的音乐和绘画都是通过宗教仪式而传入我国的,主要有风琴、铜弦琴和西洋军乐。

清康熙年间,有很多关于西洋风琴的记载,还出现了采用我国文学传统的描写方法来描述西洋风琴效果的《西洋风琴诗》。清朝副将郎亦傅巡边到澳门之后,欣赏了西方教士的演奏之后,竟然仿制了一架在音色方面超过原器的风琴,并打算进献给朝廷。

同时,澳门也出现了诸如亚历山大、马生、韦伯、柏黎、孔夫顿、义律、钱纳利、波塞尔等著名的西方画家。这些画家用西方的绘画技法描绘澳门的风物,然后出口到西方,为中西文化的交流写下了珍贵的篇章。

西方文化自16世纪中叶在澳门与我国文化相碰,经过数世纪高密度的社会空间互动后,共生共存,最终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的地步。

在澳门,居家过日子,门前一定要立个土地神牌位,每日敬供,香火不断。开张举行庆典之前,要舞龙耍狮,摆放供台,点香乞祖保佑。新船下海,要燃放鞭炮,求助平安。传统节日,更是祭庆有加。各种传统节日在澳门被过的如火如荼。

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和明崇祯时期的妈阁和普济禅院,就是我国传统文化在澳门立足扎根的标志性成果,具有闽、浙、粤多元化色彩的共融文化特质,是澳门本土文化的基础。

中西风俗在澳门相互影响、融合,人们既可以过圣诞节、复活节等西方节日,也可以过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我国传统节日。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的节日,在澳门必定要举行相关的庆祝活动。

尤其是春节,所有的准备活动在节前的好多天就已经连续展开,从大年除夕晚开始至年初一的凌晨时分,澳门居民会大批涌向妈阁,进行还愿或为来年祈求昌盛平安的事宜。人们还在指定的范围之内鸣放爆竹和烟花庆祝,到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

每年农历端午节时,在新口岸海面、水塘角海面和西湾对开海面都有龙舟竞渡。此外,每逢与西方宗教、传统习俗有关的节日,如“圣体耶稣大出游”“圣母花地玛出游”“娘妈诞”“醉龙醒狮大会”等,也举行庆祝活动。

或者是露天搭台表演戏曲、粤剧,或者是在教堂内举行宗教弥撒及圣像出游,形式多种多样,充溢着异常鲜明的区域文化特征。

在葡萄牙人定居澳门的400多年间,澳门不但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以华人和华语为主的社会,而且在1887年12月清朝政府与葡萄牙签订《和好通商条约》之前,澳门一直都在中央帝制的管辖之下,按例向国家缴税纳赋。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西方文化虽然传入澳门,却始终没有登堂入室占据统治地位,它的存在仅仅体现在建筑风格、饮食癖好和习俗相貌等表层的文化上。

而真正支配澳门人思维、观念的中庸尚和、忠孝礼义等的文化积淀,依然来自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支撑澳门文化的基石与主流。

澳门是东西方文明最早在东亚地区交融的场所,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各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在这片土地上共存。

你还了解澳门的哪些人情风俗、地理知识等

地理位置

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份,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西岸,毗邻广东省,与香港相距60公里,距离广州145公里。本地时间比格林威治子午线时间早8小时。

面积

澳门的总面积因为沿岸填海造地而一直扩大,已由19世纪的10.28平方公里逐步扩展至今日的 28.6 平方公里,面积约是香港的四十分之一、新加坡的二十三分之一。澳门包括澳门半岛、?仔和路环两个离岛。半岛北面与中国大陆相连,南面分别由嘉乐庇大桥、友谊大桥和西湾大桥与?仔连接;至于?仔与路环,则由全长2.2公里、6线行车的路?连贯公路相接。

人口

2007年第一季澳门居住人口估计为 531,40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8581人。澳门半岛北区更为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区之一。

根据2006年中期人口统计的初步结果,8月19日澳门的居住人口中51.2% 为女性。在年龄组别方面,15.2% 为15岁或以下,77.7% 介于15到64岁,7%为65岁或以上。两性的平均预期寿命均超过79岁。

2006年中期人口统计显示,50.2万居住人口中,中国籍居民占93.8%,葡国籍占1.7%及菲律宾籍占2%。 澳门的官方语文分别是中文及葡文。澳门以中文为日常用语的居住人口超过95%,而使用葡萄牙语的人口则为0.6%,其余人口使用英语、菲律宾语及其它语言。

根据2006年中期人口统计,在居澳时间方面,超过78%人口在澳门居住超过十年。至于出生地点,在澳门出生的居民占42.5%,在中国大陆出生的居民占约47.1%,在其它地方出生者为10.4%。

气候

澳门的气候炎热而潮湿,全年温差较大, 6月至9月的气温可高达摄氏30度以上, 11月至2月则可低至摄氏10度以下,但平均气温很少低于摄氏14度。每年的台风季节,澳门都有可能受到来自南海及西北太平洋的热带系统影响。

澳门地理和人口

位置·范围·分区·面积

澳门位于我国大陆东南部沿海,正当珠江口西岸。其经纬度位置为:东经113°32′47″、北纬22°11′51″.5(以半岛东望洋山为准)。澳门东面与香港隔海相望,成犄角之势,共扼珠江口的咽喉。西面与广东省珠海市的湾仔一衣带水,其间的濠江水道祇有一千多米宽。南面过内、外十字门后便是浩瀚的南海。北边以古老的砂堤与珠海市的拱北相连,陆界长度祇有240米。

澳门东距香港仅61公里,北离广州约105公里,这是直线距离;三地鼎足分立于珠江河口湾之外缘(见图1.1)。珠江是我国第四大河,西江是它最长的主干。从澳门循西江上溯,可达肇庆、梧州等地,沿途物产丰富。珠江三角洲交通发达,经济繁荣,不仅是华南、而且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澳门以珠江三角洲及西江中下游为腹地,与香港、广州两个大城市及珠海、深圳两个经济特区为邻,这样的地理位置,在其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更大的范围来看,澳门在东亚的位置也很适中(见图1.2)。它正当东南亚与东北亚航路的中继点,东北离东京大约2800公里,西南距新加坡2600公里左右,东南至马尼拉祇有1200公里。这样适中的地理位置,奠定了澳门在十六、十七世纪东西方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和凼仔、路环两岛(图1.3)。南北距离11.8公里,东西距离4.4公里。范围西起东经113°34′47″,东至东经113°35′20″,南起北纬22°06′40″,北至北纬22°13′01″。陆地总面积17.316平方公里。路环岛面积最大,7.087平方公里;澳门半岛次之,6.45平方公里;凼仔岛最小,祇有3.779平方公里。①

澳门半岛形如一靴,东北——西南走向。长轴线从东北的关闸至西南的妈阁嘴长约4公里,西北——东南走向的短轴线从沙梨头海边至友谊大马路东方酒店长约2公里。其西侧的狭窄河道(濠江)是内港,东侧面向珠江口的是外港。半岛分布着澳门的市区,是全澳的政 治、经济、文化中心,绝大部分工商业和人口均集中于此。澳门半岛又分为五个区,各以该区内的主要教堂命名(实际上它们原来是天主教会的堂区)。各区名称及面积(根据澳门地图绘制暨地籍署1986年出版的一万份一比例尺的澳门半岛图量出)如下:

花王堂区(圣安多尼堂区) 1.072平方公里

望德堂区         0.655平方公里

风顺堂区(圣老愣佐堂区) 0.844平方公里

大堂堂区         1.055平方公里

花地玛堂区        2.424平方公里

花地玛堂区在半岛北部,面积最大,包括青洲、台山、马场、筷子基、望厦、黑沙湾等地及新口岸水塘。望德堂区在半岛中部,面积最小,包括荷兰园、塔石及松山(东望洋山)。花王堂区位于半岛西侧,包括沙岗、新桥、沙梨头等地,着名的大三巴牌坊、大炮台、白鸽巢花园均在此区内。大堂区位于半岛东南部,包括新口岸、南湾新填地、水坑尾以及新马路和草堆街之间的狭长地段。风顺堂区位于新马路西南侧的半岛西南端,包括岗顶、下环、妈阁、西湾及南湾西段。

凼仔位于澳门半岛之东南偏南方约2.5公里处,西面与珠海市小横琴岛隔海相距800至1,200米左右。凼仔岛之南约2公里是路环岛,有一条长约2,225米的路凼连贯公路相连,岛西面是珠海市的大横琴岛,最窄处相距不到300米。由于过去交通不便,凼仔、路环两个离岛迟迟未有开发,居民甚少。1974年,长约2,500米的澳凼大桥建成通车,遂将两离岛与澳门半岛连成一体。近年凼仔北部发展较快,澳门最高学府——澳门大学(前东亚大学)——就设在这里,国际机场及深水港亦已分别在凼仔和路环兴建,并加建长3,900米的第二条澳凼大桥,以连接国际机场,这必然会进一步带动两岛的开发。

名称之由来

澳门,又名濠镜,或称濠江,而葡萄牙人则称之为Macau(中文译为马交,英文拼写成Macao)。这些名称都各有来历。

濠镜,本作蚝镜,是澳门之本名。其得名是因为澳门半岛东、西两侧各有环形海湾(后经多次填海拓地,现在海岸线已渐趋平直),每当风平浪静的月明之夜,海水泛着银光,平滑如镜,好像牡蛎外壳壳的内壁一样。澳门及其附近盛产牡蛎(广州话叫作蚝),其壳的内壁平滑光亮如镜,人称蚝镜。澳门遂以此得名。明末清初岭南三大家之一的屈大均在其《广东新语》中写道:“蚝镜……去香山东南百二十里,有南、北二湾,海水环之。”②后因“蚝”字较粗俗,便将蚝镜改作濠镜。清乾隆年间出版的《澳门记略》一书中说;“东西五六里,南北半之,有南北二湾,可以泊船,或曰南环。二湾规圆如镜,故曰濠镜。”③该书作者之一印光任的诗句“月出濠开镜,清光一海天。”吟咏出濠镜月夜的美景。

濠镜从前也有称濠镜澳(蚝镜澳)的。《广东新语》中对此已有清楚的说明;“凡番船停泊,必以海滨之湾环者为澳。澳者,舶口也。香山故有澳,名曰浪白,广百馀里,诸番互市其中。嘉靖间,诸番以浪白辽远,重贿当事求濠镜为澳。”④可见,“澳”是明朝时对那些船祇停泊的海湾之称谓,例如浪白澳、广海澳、屯门澳、濠镜澳等。当时,还有以香山澳总称香山县诸澳的习惯,但是后来诸澳废,独存濠镜,故香山澳之名后又专指濠镜。另外,由于澳门北湾实际上祇是一段河道,所以从濠镜又引伸出濠江这一个别名。还有海镜、镜海、镜湖等别名也都是从濠镜演变而来的。

至于澳门之得名,则有两种说法:“其曰澳门,则以澳南有四山离立,海水纵横贯其中,成十字,曰十字门,故合称澳门。或曰澳有南台、北台,两山相对如门云。”⑤澳南四山即大、小横琴及凼仔、路环四岛,南台山、北台山则指妈阁山及莲峰山。不管是哪一种说法,总之,澳门之得名,是因为濠镜成了“澳”,而且地形似“门”,故合称“澳门”。由此看来,濠镜之名出现在先,而澳门在后,但是到了清朝以后,澳门竟然成了通用名称,而濠镜这个本名却反而成了别名。

对于葡人称澳门为Macau的解释,更是众说纷纭,至今仍未有定论。一说葡萄牙人初到澳门时在今妈阁庙海滨停泊,询问当地居民,知其名为娘妈角,误以为是澳门的名称。这种说法为西方人士普遍接受,中国着作也有不少持这种见解。另一种说法是它因澳门东北角海边的马蛟石而得名,但有人说这是穿凿附会。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它实际上祇是闽语“舶口”二字的对音。

凼仔、路环两个离岛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不同的地名。《澳门记略》卷首之《海防属总图》中,在凼仔、路环二岛上分别写着凼仔、九澳山;但是该书《形势篇》中关于搆成十字门之四岛的描述,则将凼仔、路环称为鸡颈、九澳⑥。而根据当地一些文物记载,近二、三百年来,凼仔曾被称为龙头湾(广州话读“环”音)、潭仔、凼仔,路环则有过路环、路湾、盐灶湾的名称